【走讀台灣369線】- 宜蘭頭城美麗景點 –宜蘭頭城鎮史館-原李榮春文學館 | 360 度環繞

【走讀台灣369線】- 宜蘭頭城美麗景點 –宜蘭頭城鎮史館-原李榮春文學館 | 360 度環繞

轉載 自贊新聞

來到宜蘭頭城必遊之地~

『宜蘭頭城鎮史館介紹』

宜蘭頭城鎮史館建於日治時期,曾為頭城國小校長宿舍的日式建築,位置鄰近老街北段的端點,身兼鎮史館的功能,陳列並展示著許多頭城舊照片及文物書籍。

圖  宜蘭頭城鎮史館  翻拍自網路
圖  宜蘭頭城鎮史館  翻拍自網路

原為 李榮春文學館,位於宜蘭縣頭城鎮城東里開蘭舊路4號(頭城老街北端),確切興建時間不詳,初始作為頭城公學校宿舍,戰後改為頭城國小校長宿舍;其後一度作為頭城國小教師會議所與頭城鎮史館。現今則是紀念與保存頭城在地大河文學作家李榮春相關文物的「李榮春文學館」。

 

圖  宜蘭頭城鎮史館  翻拍自網路
圖  宜蘭頭城鎮史館  翻拍自網路
圖 宜蘭 頭城鎮史館內部
圖 宜蘭 頭城鎮史館內部

文學館使用杉木檜木合築,樓高一層,地面依當時法規抬高60公分,外頭以壓條雨淋板施作。建築保留典型日式木造建築結構,室內空間包括玄關、居間與座敷,並以緣側(廊)與後院相連。室內榻榻米重新鋪設過,但拉門上側軌道及壁面「押入」(儲藏櫃)仍可讓我們推測原來格局。前院之磚造避難室與後院之磚造廚房,係因應使用需求而加建;其中,避難室是為了預防木造主屋倒塌而蓋。

李榮春生於1914年,卒於1994年,筆名「覺黎」、「雨亭」,是戰後少數能以流利中文寫作的台灣作家,一生奉獻於文學,留有近三百萬字手稿,因而被人稱是「前世積欠文字債」。李家世代居於頭城和平街,父親李雲是木匠,母親黃針為四結瑪璘社人。

圖 宜蘭文學家 李榮春 遠方為龜山島  翻拍自鎮史館
圖 宜蘭文學家 李榮春 遠方為龜山島  翻拍自鎮史館

李1928年畢業於頭城公學校後,1929年入私塾學習漢文,而後自修日、英語、中文。1933年受到白話文創作風潮影響,開始創作,終生不輟。

住宿包棟-丘海之境

https://www.hihihouse.com/reservation/

圖  年輕時的  李榮春  翻拍自 鎮史館
圖  年輕時的  李榮春  翻拍自 鎮史館

1938年時,當時25歲的李榮春與1,000多名臺灣青年加入台灣農業義勇團,前往中國大陸開闢軍用農場。後來李榮春先後轉往上海市、南京市、安徽省壽縣等地,一直到1946年才返回臺灣投入文學創作。之後李榮春除了在《公論報》以及深澳發電廠短期任職外,便主要從事文學創作工作並且寫下將近300萬字的作品。而在1950年代時,他與陳火泉、廖清秀、鍾肇政、鍾理和、施翠峰、許炳成等熱心文學創作的臺籍作家組成《文友通訊》。除了曾經以臺灣觀點撰寫著名的反共文學作品《祖國與同胞》之外,他還陸續寫過《海角歸人》、《洋樓芳夢》、《衛神父》、《李家老四》、《懷母》等小說。1994年1月31日李榮春因中風過世,享年81歲。

圖  宜蘭頭城鎮史館  翻拍自網路
圖  宜蘭頭城鎮史館  翻拍自網路

 

地址:261 宜蘭縣頭城鎮開蘭舊路4號

電話:03-977-3126

營業時間

09:00 – 12:00;14:00 – 17:00

參觀資訊:免費參觀

Google MAp

Google 360度環繞

資料參考:維基百科,頭城鎮史館,國家文化記憶庫

住宿包棟-宜蘭頭城丘海之境

https://www.hihihouse.com/

延伸閱讀:

走讀台灣369線】- 宜蘭頭城美麗景點 –頭城老街| 360 度環繞

【走讀台灣369線】宜蘭頭城美麗景點 -龜山島 | Google 360度環繞

【走讀台灣369線】- 宜蘭頭城美麗景點 –宜蘭頭城鎮史館-原李榮春文學館 | 360 度環繞

 

發佈留言

多國語系 »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